欧美媒体Kiri Kiri Basara评测《Ever17 复刻版》:6.5分/10分
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5-04-17 08:11:45

在评测前有件重要的事必须先告知玩家:本次发布的并非2002年原版《Ever17》的复刻版,而是一款基于2011年的Xbox 360重制版制作的"复刻-重制混合体"。
2011年的重制版对原作故事进行了彻底重构,且原编剧团队未参与任何环节。虽然主线框架大致保留,但故事间的衔接逻辑已完全不同。需要明确的是:无论是首次接触的新玩家,还是想要重温经典的老粉,都必须意识到——
2025年的《Ever17》复刻版与原版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作品,且打越钢太郎几乎未参与此次制作。

在《Ever17》中,你将扮演大学生仓成武,他与朋友们相约前往海底主题乐园LeMU享受假日。然而灾难骤然降临——一场事故导致他与其他几人被困于深海设施内,而不断增压的海水正将他们推向170小时后的致命坍塌。当所有逃生通道看似断绝时,幸存者们面临抉择:是坐以待毙等待救援,还是自行寻找生路?

《Ever17》的开篇极具冲击力。它以宏大的场景设计迅速抓住玩家注意力,这种风格明显延续了打越钢太郎后期代表作(如《极限脱出:9小时9个人9之门》)的精髓。但随着肾上腺素的消退,故事转而聚焦于角色塑造与环境沉浸,而非单纯追求戏剧化的噱头。
任何玩过《Ever17》的人都会推荐它的"慢热式叙事"——尽管穿插着轻松幽默的桥段,但松弛的节奏与超现实的场景交织出独一无二的氛围,在视觉小说领域独树一帜。

随着时间的流逝,谜团逐渐浮出水面:这场事故究竟如何发生?救援是否真的存在?被困者是否被刻意选中来到LeMU?《Ever17》编织了一连串引人入胜的悬疑线索,包裹在虽缓慢却充满反转的叙事中,迫使读者在每个转折点反复质疑自己的判断。

《Ever17》的沉浸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视听呈现。当我得知本次复刻将融合2002原版立绘与2011重制版背景时,曾担忧会出现风格冲突。所幸实际效果令人惊喜——经典立绘与未来感十足的背景相得益彰,既保留了LeMU的标志性特征,又赋予了设施更具科技感的视觉升级。

2005年PC版

采用3D建模的2011年XBOX360版

2025年复刻版
立绘适配的精良程度超出预期。如图所示,基于XBOX360重制版的本次复刻不仅保留了原版表情系统,更针对特殊场景绘制了新立绘——例如当仓成武站在小町鸠身后时,专门设计了背对立绘。这种细节处的用心,彰显了制作组对经典的重塑诚意。

画质方面虽标榜"高清化处理",在Steam Deck上720p原生分辨率游玩时并无明显瑕疵。不过在1080p分辨率下截取评测素材时,背景略有模糊感,所幸对整体体验影响甚微。
听觉层面,《Ever17》堪称盛宴。基于2011年重制版的全新剧本,本次复刻沿用了原班声优的重新录制语音。尽管部分角色的配音风格较原版有显著变化,但不仅完美契合角色设定,更有数位声优超越了2002年的演绎水准,奉献出令人惊叹的台词表现。

然而最令人惊叹的,当属由科学ADV系列传奇作曲家阿保刚操刀的游戏原声。尽管《Ever17》只是他早期作品,但我敢断言——历经二十余载,这些旋律依然位列其生涯最佳配乐之列。
但需注意:XBOX360重制版对原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,本次复刻采用的正是这些新版编曲。并非所有改编都令人满意——部分快节奏曲目因加速编曲与新增乐器而更具张力,但许多慢板曲目的器乐编排却显得...过于空灵?请别误会,这些改编依然优秀,只是相较原版经典旋律稍欠永恒质感。

不过我们终需直面本次复刻的"房间里的大象"——对重制版剧本的大幅改编。
尚未接触《Ever17》的玩家或许不在意新旧版本差异,但必须阐明:这部2025年复刻版与享誉二十载的原版,提供的几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。重申一次,这绝非简单的"情节微调",而是从内核层面彻底不同的游戏。

抱着低期待进入这个新版本后,尽管对诸多改动喜忧参半,但我仍赞赏其现代化改编的尝试。
复刻版的前半段可谓"精简版《Ever17》——利弊共存"。虽然保留了大量轻松幽默桥段,但整体节奏显著提升。原版中常被诟病"冗长乏味"的部分或被删减,或彻底重写。叙事更紧凑的代价是削弱了部分氛围营造,不过对原版接受困难的玩家而言,这种取舍或许值得。现在的故事更贴近"密室逃生"的类型期待。

平心而论,新版前半段的体验远超预期。虽不认同所有改动,但整体仍属瑕不掩瑜。
遗憾的是,积极体验到此为止。复刻版后半段陷入"为改而改"的怪圈:松永沙罗路线几乎完全重写,尽管故事本身依旧精彩,但叙事基调与整体氛围严重割裂;真相线删减了大量标志性场景,代之以逻辑更严谨却丧失张力的改编,虽仍属上乘,却难企原版巅峰。

最令人困惑的是新增的通关特典后日谈。这段约1小时的附加剧情虽点缀着温馨片段,但其结局处理不仅冗余,更削弱了原作真结局的震撼力。比起严肃的叙事补充,这更像是对原版玩家的敷衍慰藉。

剧透预警:过早揭晓的终局
若重制版的改动仅限于此,我或许仍会向新玩家推荐本作。尽管非我理想版本,但毕竟仍是《Ever17》——即使稍逊一筹的版本,也依然是杰作...
然而残酷现实是:重制版的"罪孽"远不止于此。我们尚未谈及本次剧本改编最致命的缺陷——伏笔处理。

《Ever17》最负盛名的正是其颠覆性反转。事实上,该作曾因拥有视觉小说史上最"烧脑"的反转设计而闻名。纵然后世无数作品试图模仿,我仍坚信本作在叙事诡计的执行层面堪称业界标杆。原版《Ever17》对核心悬念的铺垫更是精妙绝伦。
我早知重制版会强化某些暗示,也预料到会舍弃部分原版伏笔——但当我推进至某条女主角路线中途,竟毫无预警地直面游戏核心反转的剧透时,仍震惊到无言。没有铺垫,没有仪式感,就这么赤裸裸地揭露谜底。另一条女主路线同样粗暴处理了关键悬念。这种令人困惑的改编选择,直接导致真结局的震撼力大幅削弱。玩家在抵达终章前,早已参透大半谜题。

这种失误的严重程度令我震惊。虽不至于如某些极端言论所称"彻底毁掉游戏",但对于首次接触本作的新玩家,这种改动让推荐变得异常艰难。在这部以"终极叙事诡计"闻名的作品中,看似细微的调整产生了连锁反应,最终导致整个悬疑结构分崩离析。
英文翻译质量:一言难尽
《Ever17》的英译质量处于尚可区间:不算优秀,亦非灾难,平庸中略带亮点。随着剧情推进,译文渐入佳境。虽然始终未达惊艳程度,但对多数英语玩家而言基本可接受,但仍然有不少槽点

比如游戏内部分普通名词的首字母均被错误大写

还有过度使用全大写强调。原则上此举无可厚非,但滥用至几乎每个强调句都满屏大写字母,暴露了文本表现力的匮乏——每当角色愤怒或大笑时粗暴使用大写,严重削弱情感冲击力。所幸随着流程推进,此现象有所缓解。

总结:未达苍穹之境
请容我重申:《Ever17》始终是我最珍视的游戏之一。正是这部作品让我初次沉迷于视觉小说世界,也启蒙了无数同好。我曾如此渴望能毫无保留地推荐这次复刻——指着它向世人宣告:"这就是体验这个伟大故事的最佳途径"。
然而现实是,本次复刻的诸多瑕疵让我无法畅快给出推荐。尽管XBOX360重制版剧本确有可取之处,但其对核心悬疑结构与结局完整性的削弱,已严重到令我难以向未接触原作的玩家安利本作。
但请别误会,这绝非对经典的亵渎。纵然存在不可否认的缺陷,《Ever17》最根本的伟大性仍在此次复刻中熠熠生辉——即便光芒稍逊往昔。

评分:6.5/10
